当前位置:首页 >> 发挥作用

惠山区老同志银发丹心育新苗,多维护航伴成长

时间:2025-08-14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今年以来,惠山区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队伍中的资源优势,积极为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以赤诚情怀和丰富阅历精准发力,从点燃红色信仰、涵养文化自信,到守护安全成长、培育综合素养,全方位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筑牢信仰根基,红色基因润童心

   依托社区暑托班等载体,银发志愿者化身红色故事的“讲述者”与历史记忆的“传递者”,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暑假以来,洛社镇“葑溪书院·星光课堂”已开展14期活动,老同志们深情讲述革命先辈披荆斩棘、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惠老”宣讲员顾莉英带领青少年品读《毛泽东诗词》,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内涵。前洲街道老党员唐九成讲述《半条被子》《刘老庄连》等革命故事,引导青少年在历史细节中体悟信仰的力量。由“银龄惠心”银发人才工作室策划的剧本心理团体活动《一壶水和水杯的故事》,让革命记忆与现代生活完成时空对话,使孩子们深刻领悟“团结谦让”的真谛。在惠山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书画展上,98幅老同志创作的书画作品勾勒出烽火岁月的壮阔图景,老年书画志愿者为学生们讲述书画里的抗战精神,用丹青笔墨厚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二、点燃探索火种,科技文化双赋能

   将科普教育和乡土教育相融合,老同志以“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在科技体验和文化浸润中点燃青少年探索创新的热情,激发建设家乡的情怀。“惠老”宣讲员许永瑶带领学生探访戴卡轮毂公司,观察机械臂作业、聆听本土企业家的创业故事,从“人拉肩扛”到“智能制造”的变迁中,将奋斗精神和创新意识融入成长教育。洛社镇老同志和青少年一起登上功勋卓著的“远望2号”测量船,通过亲手触摸精密测控设备、模拟航海指挥,近距离感受祖国航天伟业的蓬勃发展。在“七彩假日”主题科普营中,华柏春老师为刘仓社区的孩子们讲述罗阳矢志报国、献身航空的感人故事,鼓励他们为实现科技强国梦而努力学习。玉祁街道老同志邀请非遗传承人吕武开展舞龙培训,指导20余名青少年练习“龙抬头”等动作,在汗水挥洒与整齐鼓点中植入“协力成龙”的文化基因,使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三、拓展成长视野,安全守护伴童行

  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用好老同志的专业特长,全方位守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安全,拓展认知视野。区级机关关工委组织开展“平安宣教”暑期夏令营活动,关爱团的老同志和学生们走进平安无锡体验中心,在声、光、电、影等高新综合信息展示技术的帮助下,沉浸式学习反诈知识、接受安防教育,增强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区法院老法官志愿者和学生们一起参加“法院开放日”活动,通过参观场所、体验庭审、旁听案件,在互动实践中感受法律庄严,播下尊法守法护法的种子。在区人民医院的深度探访中,老同志带领孩子们穿上沉重铅衣、辨识百草、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共同感悟医者仁心与生命珍贵。玉祁街道“敲门大姐”志愿者与学生们走进玉祁消防救援站,开展消防科普体验活动,推动青少年成为消防安全的践行者。

  四、涵养美德担当,榜样引领树新风

  组织开展“星火如炬 榜样领航”活动,以身边“中国好人”的人生经历和榜样力量引领青少年崇德向善、勇于担当。91岁高龄的秦肇荣老校长在“星光课堂”分享了从农民到教育工作者的心路历程,以30年如一日坚持义务宣讲、清扫楼道的实际行动诠释“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高尚品格。“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俞斌老师与年轻同志分享助学路上的故事,用“日行一善,善行一生”的平凡书写大爱。老文化站长强银娣将蕴含红色基因与地方文化精髓的经典剧目带进了校园,和大运河艺术团的老同志们一起用锡剧演绎英雄故事,以自身坚守初心的经历鼓励孩子们勇敢逐梦。退休教师蒋彩琴精心设计阅读互动游戏,教授“三步批注法”,引导鸿桥社区的孩子们在书香中培养学习专注力与深度思考能力。

  下一步,惠山区将持续深化“银发聚力”模式,凝聚各方资源,加强统筹联动,以温暖而坚韧的“银发之力”深耕“成长沃土”,努力绽放最动人的时代光彩。(惠山区委老干部局)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